动力电池如何标准化?
我国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问题由来已久,多年来,国内包括政府、车企、电池企业、标准制定机构在内的各方都想牵头制定相关标准。媒体亦不时传出类似“动力电池标准有望统一 发改委牵头近10家车企”的消息。但是迄今为止,动力电池在标准化制造上一直是“雷声大、雨点小”,我国动力电池行业还处在电池路线各不相同、电池型号繁杂、产量分散的较为无序的状态。
近日,据外国媒体报道,日本日产欲出售其在汽车能源供应公司(简称AESC,日产电动车的电池供应商)51%的股份,转而向第三方供应商韩国LG 化学采购电池,以开源节流、降低电池成本。业内人士分析,日产此举将为行业开辟一条“整车厂不把控动力电池”的新路,进一步在国际范围内促进车用动力电池单体乃至成组电池的标准化。
众所周知,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模块占整车成本的比例接近50%。如果整车厂商要降低电池成本,在材料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势下,“标准化制造、规模化制造”是降低电池成本的根本途径。从日产意图出售动力电池业务降低电池成本的举动来看,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制造问题不仅在国内是个难题,在国外也不例外。那么,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为何如此难解,从长远来看究竟有无破解之道呢?
标准化之路“道阻且长”
目前,从国内到国外,新能源汽车厂商大多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定制动力电池产品,所使用的动力电池在形状、容量、材料上均各不相同,而且大多自己成组。这使得国际范围内的电池标准化制造很难实现,也直接导致电池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。
以三款经典的电动汽车日产LEAF、雷诺和特斯拉为例,三家汽车厂商基于产品的定位、电池技术掌握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,选择的电池种类、容量、个数和热管理系统就大相径庭(详情参见下图)。特斯拉的优势在于电池管理系统,短板在于单体电池领域的积累不足,因而选择直接从松下购买技术成熟度高、一致性好的18650型电池;而日产从材料解析到单体电池设计再到模组管理都有丰富的经验,因而选择容量较大的层叠式锂离子电池。
国内动力电池制造标准不统一的状况比国外更加严峻。不同电动车企的电池路线、电池规格和测评要求不同,导致动力电池型号繁杂,电池产量分散。业内人士表示,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,电池缺乏通用性,无法达到标准化、规模化生产,这不仅增加了电池生产成本,也阻碍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发展。如果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长期缺失统一标准,未来我国或将引用国外电池制造标准,这意味着整个电池产业链将向国外倾斜,在装备制造、电池成组、电池打包等环节上也要受制于国外。
标准化之难,难在哪里?
据业内人士分析,我国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进程之所以如此缓慢,主要因为以下几点原因: